Scolaris Content Display Scolaris Content Display

中風後失語症的說話能力與語言表達治療

This is not the most recent version

Abstract

背景

失語症是一種因腦部損傷後會得到的表達障礙,會影響某些或所有的語言表達方式:說話能力的表達與理解、閱讀與寫作。大約有三分之一有中風過的人都經歷過失語症。

目的

想要評估說話能力與語言表達治療(SLT)對於中風後失語症病患的療效。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了Cochrane Stroke Group Trials Register(最後一次搜尋於2011年6月)、MEDLINE(1966年到2011年7月)以及CINAHL(1982年到2011年7月)。努力找出未來即將發表、未發表及持續進行中的試驗,我們藉由手動搜尋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s(1969年到2005年)以及相關文章的參考文獻清單,並與學術機構及其他研究者聯絡。並沒有任何語言上的限制。

選擇標準

隨機對照試驗(RCTs)比較了SLT(目標在改善表達及溝通能力、活動及參與的正式干預)與(1)無SLT;(2)社會支持或刺激(提供社會支持與溝通刺激的干預,但不包含標靶治療性干預);以及(3)另一種SLT干預(在期間、強度、頻率、干預方法或治療性方法上有差異)。

資料收集與分析

我們獨立的摘錄數據並評估所包含試驗的品質。我們由調查人員搜尋缺漏的數據。

主要結果

“我們包括39項隨機對照試驗(51隨機比較),涉及2518與會者在本次審查。十九隨機比較(1414人參加)相比SLT沒有SLT SLT地方造成患者的功能性溝通(標準化均數差(SMD)0.30,95顯著的好處%CI為0.08〜0.52,P = 0.008),接受和表達語言。七隨機比較(432人參加)相比SLT與社會支持和刺激,但沒有發現任何證據的部門溝通。二十五個隨機比較(910名)的差別比較兩種方法的SLT,沒有跡象表明在通信功能的差異,一般情況下試驗隨機少數參與者在一系列特徵(年齡,因為中風和嚴重程度型材時間),干預措施和成果。合適的統計數據分別為不可用的若干措施“。

作者結論

我們的審閱提供了某些中風後失語症病患的SLT療效的證據,範圍在功能性溝通的改善、接受與表達語言上。然而,某些試驗的報告十分貧乏。於傳統SLT上加強的SLT的可能好處受到加強性SLT組中顯著較高的中斷情形所干擾。與SLT干預比較,由社會支援中退出的參與者也較多。要取得任何一個特定SLT方法與另一個方法比較上的療效相關結論證據並不充分。

PICOs

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

The PICO model is widely used and taught in 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 as a strategy for formulating questions and search strategies and for characterizing clinical studies or meta-analyses. PICO stands for four different potential components of a clinical question: Patient, Population or Problem;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

See more on using PICO in the Cochrane Handbook.

Plain language summary

中風症後失語症的說話能力與表達治療

中風後的表達困難被稱為失語症(或是言語障礙)。約有三分之一發生過中風的民眾會產生失語症,失語症會影響一個或多個溝通的領域(說話、理解別人說的話、關讀及寫作)。說話能力及表達治療師有參與各個復原階段的失語症評估、診斷及治療,並與有失語症的病患及他們的照護者密切合作。並沒有普遍可接受的治療能夠適用在每一個失語症患者身上。我們找出了39個試驗包含有2518名適合於本審閱中採納的隨機參與者。整體而言,審閱顯示出隨機試驗中得到的證據支持說話能力及表達治療可能有益,但並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進行說話能力及表達治療上有最好的方法。